秋意漸濃,時光恰好。為進一步推進小學半日教研工作,總結、推廣優秀半日教研模式,2024年9月29日,永春縣小學半日教研工作現場會在縣實驗小學舉行。縣教育局副局長蘇昌藝、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張金煉、縣教育局基礎教育股初教負責人林秋芳、教師進修學校小學教研室主任陳永林和各學科教研員,縣實驗小學校長劉少妹,各中心小學、縣直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特教學校分管教學副校長,語文、數學、綜合科教研組長或學科負責人、縣實驗小學部分教師等近2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現場會觀摩了實驗小學“三磨一理”半日教研活動。第一節課觀摩實驗小學的“三磨”課堂,由陳美婉老師執教《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在“一磨”時,陳老師通過對教材的解讀,結合班級學情設計教學,課后通過反思找尋自己的不足,同時同年段老師對她提出中肯的建議和意見;在“二磨”時,學段組老師就第二次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環節呈現、教學方法運用、如何根據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展開深入討論,并及時調整改進了原本的教學方式。經過前兩次磨課,陳老師從新課標理念、學情分析、教材解讀的基礎上調整教學設計,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交換律,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生本課堂。整堂課,陳老師注重落實新課標的核心素養,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測—舉例驗證—得出結論—應用生活”探究規律的完整過程,親身經歷知識的建模過程,真正做到以生為本。
第二節課與會者觀摩了實驗小學的半日教研研討。在數學教研組長宋小玲老師的主持下,由陳老師先進行說課與反思。接著,全體數學老師分成六個小組進行卷入式研討。大家圍繞“聚焦核心素養,構建互動型數學課堂”的教研主題,從多角度觀察、多方面分析,并將觀點繪成思維導圖。通過細致的研究、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陳老師在教學中借助幾何直觀模型,發展學生的歸納推理意識;通過多元表征,發展學生符號意識,滲透建模思想是課堂的兩大亮點。同時,大家也指出了課堂上存在的不足,并對不足的環節進行“復盤重演”,通過卷入式研討,老師們“理”出在互動型課堂中,討論話題要精心選取,要積極選擇引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讓數學核心素養落地。反復推敲,進行重構,融匯集體智慧,力爭打磨出更加流暢圓潤的課堂,這就是實小“三磨一理”的半日教研新課堂。
第三節課,在縣進修學校小學教研室副主任劉丹紅老師的主持下,縣實驗小學宋小玲老師、桃城中心小學劉繼軍校長、第三實驗小學呂巧明老師和達埔中心小學周淑清老師依次對各自學校的半日教研工作進行了經驗分享。
“不深思則不能造其學”,半日教研,是學校教研工作的重點。優秀的半日教研模式將讓教研工作更好地提質增效,為教學工作賦能。此次現場工作會,是一次成長,更是一份收獲,教不停,研不止,讓我們繼續努力。(縣實驗小學)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