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總書記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各級關于法治政府建設各項部署,多措并舉,狠抓落實,推進法治政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依法行政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政府各項工作法治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
高度重視決策前的調查研究,結合工作實際,制定《2023年度岵山鎮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明確了目標任務,并組織相關辦站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并廣泛征求意見。強化重大決策審查制度,在涉及鎮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堅持由各辦站提出議案,分管領導先審查,最后提交鎮黨政班子會議上討論決定,有效防止行政決策的隨意性,提高了行政決策的水平。建立健全了律師參與的法律顧問制度,并將法律顧問費納入財政預算。
二、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一方面強化組織領導,確保責任到位。充分發揮黨委對一切工作的核心領導作用,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及鎮黨委副書記為副組長,相關辦站負責人為成員的“法治鄉鎮”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負責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辦站配合抓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確保經費落實到位。鎮黨委、鎮政府將普法教育經費相關標準列入鎮年度財政預算并及時劃撥,足額到位,確保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鄉鎮”建設辦公經費的落實,為法治政府創建提供強有力的經費保障。
三、持續學習,提高法治意識
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知法、懂法、用法”水平,將加強法治理論學習擺在做好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突出位置。多次在干部學習大會、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委擴大會議等會議中反復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等法律法規和文件,不僅如此,還規定了黨員干部對《學習強國》的網絡自學,不斷增強法治思維,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全年鎮黨委共組織專題學法、會前學法5次,參學人員達 265 人次,利用鎮干部會議、鎮村兩級干部會議組織法律學習 9次,參學人員達 585人次。
四、嚴格落實年度述法活動,構建“法廉責”共同體
扎實開展黨政領導班子年度述法活動,將述法融入述責述廉,不脫離職責崗位和廉政工作單獨述法,形成以法促廉、以廉促責的“良性循環”,確保行政工作始終在法律的監督下開展,有效促進依法行政的落實。通過述法活動,領導干部作風良好,全鎮沒有出現干部違紀違法、違規操作問題。
五、完善制度機制,健全政府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一)落實機構改革,優化便民服務
及時進行機構改革,設立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綜合行政執法隊三個機構,進一步規范便民窗口設置,持續開展“減證便民”“最多跑一次”行動,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事項一律取消。組織各部門、各窗口按照職能對外作出政務誠信公開承諾,接受社會監督。
(二)健全法律顧問機制,發揮法律顧問的參謀作用
鎮委鎮政府按規定設立法律顧問,進一步健全法律顧問機制。年初我鎮與習全律師事務所簽訂了法律顧問合同,明確法律顧問“五在場”協議內容,落實了“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2023年全年顧問律師為政府審查修改合同、文件、參與研究重大事項討論等共計11次,對鎮黨委、鎮政府決策起到積極的參謀作用;參與復雜糾紛案件調解10次、接受群眾法律咨詢105人次、提供法律援助10人次,實現了法律服務到家到戶。
(三)推進黨務、政務公開,推進陽光政府建設
鎮、村兩級加大黨務、政務公開力度,全面推進村“四議兩公開”工作,全面推廣泉州市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強化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作用,做到重大事項必須在事前、事中、事后實行動態、全過程公開。鎮建立“鄉愁永春古鎮岵山”公眾號,不但對本鎮的各項工作事務動態實時更新公布,還積極轉發報道上級事關民生大事的工作動態,使群眾心中有一個透明陽光的政府。
(四)規范執法行為,建立健全執法運行機制
根據《福建省行政執法條例》規定,推動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落實,持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合理確定檢查比例和頻次,營造公開透明、規范有序、更加高效的法治環境。 今年我鎮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開展荔枝節大型活動、泉南高速拓寬項目征遷工作,期間無發生因行政違法行為侵犯群眾利益而引起糾紛案件。
六、堅持多措并舉,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一)發揮聯調機制優勢
鎮大力推進村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室建設,各村100%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室。聯合石鼓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以及政府、社會各界力量,優化調解資源,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矛盾共調。今年共聯合調解矛盾糾紛5起,其中積年信訪案1起,意外死亡賠償糾紛案2起,總共涉案金額約100萬元。
(二)加強法律服務建設
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村公共法律服務室建設落地見效,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100%落實“一村一法律顧問”,并簽訂法律顧問“五在場”協議。 創新135“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務模式,推行法律服務到家。通過完善的法律服務,提高群眾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律意識。
(三)全面推行“陽光信訪”
引導群眾依法上訪、網上信訪,在法治框架內解決矛盾糾紛,全程接受群眾監督。規范發揮鎮村12個“信訪評理室”作用群眾的理評百姓的事,有效助推積年信訪案件化解。今年以來鎮村共評理化解大小信訪案件16件。
七、加大宣傳力度,確保法治宣傳工作有形有效
(一)結合形勢任務,使法治宣傳工作更具針對性
緊密結合形勢任務需要、區分不同對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年初結合疫情防控嚴峻形勢,司法所牽頭組織鎮村干部、網格員、普法志愿者進村入企業分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宣傳材料10000余份,給依法防控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二)加強法治陣地建設,使法治宣傳方式更加直接
今年投入6余萬元茂霞村法治文化陣地進行提升,設置荔下法治謎語、法治成語等趣味性、閩南語法治歇后語的法治宣傳方式,營造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法治基礎。
(三)創新法治宣傳方式,使法治宣傳效果更明顯
成立“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務隊,結合岵山“小姑”精神探索巾幗“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務,成立一支由女性鎮村干部、律師、女性企業家等群體組成的巾幗“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服務隊,并建立津源醋廠、五道醋業、荔枝公社、烏雞熟地園、聚富果業等5家企業普法驛站。
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工作推進不平衡。各村、部門之間存在法治建設的進展程度不同步的問題,還存在個別法治服務意識不強的現象。二是執法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還需提高。三是法律專業、執法專業人員數量不足。全鎮具有法律專業素養和持有行政執法資格證人員的數量還不能完全滿足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需要。
下一步,我鎮將加大工作力度,尋找差距,彌補不足,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執法人員培訓,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強化督導檢查,下大力氣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努力推動我鎮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再上新水平。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